财政支出基建项目绩效自评工作报告汇编3篇

自评 2022-12-03 点击:

自评报告就是自我评价的报告,针对这一段时间以来你在各方面做的怎样,来一次总结,归纳,做一个是深入仔细的总结,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财政支出基建项目绩效自评工作报告汇编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财政支出基建项目绩效自评工作报告

 一、中国财政支出规模

(一)财政支出的绝对指标

财政支出的绝对额,即预算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支出和使用的财政财政资金数量总额。它是一种直接用货币表示地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可较为直观的具体反映一定时期内政府财力集散程度和所提供社会共同事务的规模。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从2001年到2010年的财政支出是随着GDP的增加而逐年增加的。这也符合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财政支出规模上升的发展趋势的学说,其中,有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皮考克和维斯曼的“内外因素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等等。

(二)财政支出的相对指标

相对量指标是指预算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支出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数量与相关经济指标的比率。它反映了财政支出和宏观经济运行及国民收入分派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指预算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数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越大,说明财政参与国内生产总值分配的比例越大,社会财力越集中,财政支出的规模越大,政府对经济运行的介入或干预程度也就越高;反之越小。

从图2可以看出,中国的财政支出比例系数从2001年到2010年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说明我国的政府对经济运行的介入或干预程度多年没有太多的变化。

财政支出增加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的比重,它反映在预算年度内,国内生产总值的新增部分被政府集中,通过财政支出安排的份额,反映了政府对新增国内生产总值的集中和控制程度。一般来说,在经济运行正常、主要经济比例稳定的条件下,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是基本稳定不变的,否则,就会影响原有的经济秩序和分配结构。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中国的财政支出增加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的比重基本稳定,体现出其原有的经济秩序和分配结构的稳定。但很明显在2008年此系数上升了,这是因为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GDP增长速度放缓,而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国家财政支出了4万亿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汶川地震中的灾后重建工作等都使财政支出的增加额大大超过往年,最终导致财政支出增加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的比重上升。进入2009年后中国经济开始复苏,GDP增加较快,使此系数又有所回落。

财政支出增加率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率的比重,它反映在预算年度内,财政支出变化率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的灵敏度,指国内生产总值有1%的变化时所带来财政支出变化的百分比。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中国财政支出弹性系数总体上是大于1的,说明财政支出变化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具有较强弹性。同时2008年明显上升,原因同前。

 二、中国财政支出结构

由于2008年之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政府均会加大基础设施等的投资,就不具有代表性,因此可以选用2006年中欧洲财政支出的结构来具体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的特点。

以下为中国与欧洲国家财政支出对比情况。

通过对比显著数据来对比表2、表3。在财政总支出中,占百分比超过百分之十的项目有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及医疗卫生,这里先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社会保障

在欧洲三国,社会保障支出都超过财政总支出的40%,而中国只刚刚过10%。先来分析欧洲三国的社保状况。以这三个国家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普遍推行高福利,纵向保障国民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横向保障医疗、教育等各种福利,所以欧洲国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且相对差别较小。但是由于老龄化及高福利,导致人们懒惰,导致欧洲等国经济越发不景气,所以欧洲国家也在致力于改革这种高福利状况,比如说增加退休年龄、逐年减少社会福利财政支出比例等。中国的问题显然更为严重。数据和生活实际告诉我们,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并且财政投入也不足。

1.中国有自己的实际,即应该首先抓发展,在经济建设上更多地投入财政资金。但是财政支出应当是无偿性的,中国却借用这些欠款进行经济建设。中国应依法取缔不合规的制度外资金,将预算外收支统一纳入预算内管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而提高公支出规模合理空间,将偏高的政府实际支出规模降下来。

2.通过对比表2、表3的列项可以观察到中国相对欧洲国家多了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等,显示出阻碍中国社保进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中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与之相似的问题还有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所以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是低水平的、覆盖面窄的、城乡分割的。医疗卫生状况与社会保障状况有相同之处,这里不再赘述。

(二)中国教育

虽然中国教育在财政支出结构中所占比例与欧洲三国相差不多,但这只是相对量,若论教育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中国到目前都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中国教育资源与社会保障状况相同,总投入过少且城乡、区域之间严重不平衡。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教育是铸就青少年强健灵魂和完善知识的地方,绝不可以放置于次要位置。

三、结论

通过对比发达国家与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中国可以吸取发展经验,扬长避短。明确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决定社会保障制度的唯一因素。比如19世纪80年代,当德国创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时候,它并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由于它创建了社会保险制度,消除了国内的劳资矛盾,促进了德国的发展,并使它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国家。美国创建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在1929-1931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时候,美国的经济是在处于崩溃状态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它对于美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巨大。社会保障制度并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有益的机制。我们应该由过去的国家、单位包办,变成国家、企业、个人的责任分担;由过去的单位保障转向社会化的保障;由过去的单一层次保障转变为多层次保障等。总之,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财政支出的重点由经济建设项目转向一般性公共服务项目,逐步实现由“生产型社会”向“福利性社会”的转变。

【篇2】财政支出基建项目绩效自评工作报告

 1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所谓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它不仅反映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更是国家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政策工具。财政支出结构一旦形成,它就反映着政府的职能范围和工作重心。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变现在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的下降趋势是非常明显的。从1978年的64.1%,1994年的41.3%下降到2006年的26.6%,社会文教费占比平稳上升,由1978年的13.1%到1994年的25.9%再到2006年的26.8%,这表明我国财政支出正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弱化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干预,向提供公共服务和实施财政宏观调控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转化。同时行政管理费得增长不仅合理,从1978年的5.0%到1994年的14.6%,2006年则上升到18.7%,增长过快。

 2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2.1重要产业和重要领域的财政投资不足

一是对农业投入力度不够。全国财政支农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历史最高点13.43%逐年下降至目前的8.07%,同时支农手段单调,投资结构不合理。二是对教育的投入偏低。改革以来,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4年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是1992年的14.88倍,但教育支出总体投入水平较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1978年-2006年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平均为4.04%,从1978年的4%到2006年的5.1%,仅上升1.1个百分点。

2.2行政管理费用占比偏高且增长过快

行政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活动日趋复杂,政府所承担的公共关系事务也随之增多,因此行政管理费用增加也是正常的。但是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由1998年1600.27亿元增加到2006年7571.05亿元,膨胀了近4倍。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由1998年的14.82%增加到2006年的18.73%。成为我国财政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项目。

2.3预算体制不够完善

政府预算本是规范财政支出管理最重要、最有效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支出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但是,我国自1995年颁布实施《预算法》以来,至今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财政支出管理和控制机制。预算科目划分不科学,预算的编制也有待完善。

 3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对经济的调节和国家政策的实施至关重要,面对社会经济和财政支出结构中的问题我们应积极探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中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社会公共需要是公共财政理论的基石,规范财政支出结构应体现社会公共需要,财政支出范围应与社会公共需要相符。

3.1应适度提高科教文卫方面的财政支出

虽然近年来财政用于这方面的支出有所增加但增长速度不快,但科教文卫支出占GDP的比重不高而且政府用于这方面的支出也只是预算内的支出各级地方政府预算外的支出则很少用于这方面。即使是有限的教育支出、有限的卫生支出,本身也没有的到很好的利用,因此不仅要加大对科教文卫的支出更应该调整、优化其内部结构。以教育支出为例,一般来说,国际上教育经费分配的变化是与经济、教育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以义务教育一般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初中阶段为重心,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转向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教育经费分配也相应调整。

3.2加强社会保障支出

适应当前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城镇化速度加快的特点,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存在和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

对于我国的社会保障问题,一方面我们应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它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发展国民经济有重要作用。这方面我们可以适度考虑将地方政府的一部分预算外资金用于这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注意社保支出的内部结构问题,应合理分配对城镇职工的保障支出和对农村地区的保障支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保障支出等。同时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等属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国外的一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3.3提高农业方面的支出

在我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对比例,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就会限制我国的内部需求,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会有限。为此,我们必须切实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公共财政资源配置上,要统筹考虑城乡发展,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支出。二是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上,要统筹考虑农业、农民、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发展一种新型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经济实力。

3.4减少行政管理支出

近几年来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一直居高不下,并且与财政支出保持着相近的增长速度,适度行政费用的支出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过高的行政管理费支出一方面表现出政府工作的低效率,另一方面也会使人怀疑政府内部的浪费和奢侈消费等问题。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政府体制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加强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规范,硬化预算约束,科学界定合理的费用支出范围,以遏止行政管理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

3.5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仅表现在数量方面,还取决于支出的效率和质量方面。在“蛋糕”一定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满足更多的人的需求。高质量的财政支出主要表现在支出的公开、透明,公民的参与程度,更大限度的让百姓知道,政府如何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减少人为干预。二是建立绩效评估制度,全面的反映资金的运作情况。同时应当将政府支出在透明度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

3.6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制度保障

财政支出结构改革一方面涉及到财政支出规模庞大,内容繁杂,种类繁多,要想统筹好不同地区、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财政支出,如果没有良好的制度保证是很难实现得。另一方面财政支出结构的改革是一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如果没有可靠的制度保障,那么,不可能使改革得到大部分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因此我们应从立法、预算编制、激励机制、效益考核等方面着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制度保障,不仅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篇3】财政支出基建项目绩效自评工作报告

一、预算单位自行监控情况

预算批复后,我局印发了《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18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工作的通知》(岳财绩〔2018〕5号),督促市直预算单位对照年初批复的绩效目标,同步对2018年度前三季度财政资金的项目实施进度及预期实现程度进行跟踪监控。监控对象为纳入2018年度市委市政府综合绩效考评的72家市直单位;监控范围为2018年度部门整体支出和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专项资金。

本年度市直单位绩效跟踪监控工作,涉及部门整体支出应报72家,实报52家,占比72.2%;受监整体支出累计预算安排13.09亿元,实际支出15.95亿元,其中基本支出10.77亿元,项目支出5.14亿元,结余0.04亿元(附件3);涉及项目支出应报89个,实报69个,占比77.5%。受监专项预算安排资金4.39亿元,预算到位资金2.42亿元,实际支出2.16亿元,支出实现率89.3%(附件4)。对比财政预算进度统计,前3季度完成年初下达市级部门预算的平均支出进度为68.3%,项目支出实现率高于预算支出进度21%。1-11月市级部门预算的平均支出进度89.6%,绩效运行进度可控。

预算执行与绩效运行“双监控”已成为预算管理常态。财政部门主导监控促推支出进度,资金拨付及时;部分预算单位对专项资金绩效自行监控较好,绩效目标运行清晰,对发现的问题能提出相应的纠偏措施或建议。但仍存在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偏差滞后因素。一是近半数单位未能按节点及时监控,绩效监控缺乏责任约束(附件5)。二是绩效监控报告质量不达标,填报内容简单,对绩效目标偏差问题缺乏有效分析,无法监控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预算单位整体绩效管理理念。绩效监控已纳入市政府综合绩效考评指标,对未响应支出节点实施绩效监控的预算单位,将对应扣分。

二、财政重点跟踪监控情况

在预算单位前3季度自行监控基础上,我们针对专项资金管理可能存在较薄弱环节的民生支出热点项目,择选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环境监测及监控能力建设及近四年河道采砂实际规划编制”等12个专项,组织第三方开展绩效运行重点跟踪监控。经过近2个月的现场实地勘查、听取进度情况汇报、查阅相关财务资料等监控评价方式,按程序出具第三方绩效运行跟踪重点监控报告。

进度到位情况。重点监控的12个专项涉及14个资金使用(单位)分项。涉及专项资金预算8889万元,1-9月财政实际下拨4701万元,占预算安排资金52.89.%;项目单位实际支出3956万元,资金支出实现率84.16%,其中经费支出810.54万元,占比20.49%,项目支出3146万元,占比79.51%。其中:12个专项资金进度完成较好的8个;完成进度75%以下4个占比1\3,如:市疾控中心及一医院艾滋病防治专项、市国土资源局拆迁中心专项、市科协科普专项等资金,支付进度率仅为60%(附件2)。

绩效偏差情况。重点监控12个专项资金绩效运行的整体质量较好,资金绩效正在释放。绩效偏差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是项目绩效目标不匹配,没有细化的量化指标,项目实施进度影响资金使用进度。单个受监项目的个性指标不明确,对应不同的问题偏差。具体情况详见各项监控分析。

三、监控评价结果应用

本年度开展的预算绩效运行监控与财政重点监控,得到了局业务科室及资金使用单位的配合与支持。经过近2个月时间的绩效运行信息采集,我们认为第三方绩效监控报告(湘恒兴会字〔2018〕第090号)所反馈的绩效运行情况较为客观、真实,其评价结果可作为财政预算执行精细化、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及综合绩效考评的参考依据。

一是强化项目单位对资金绩效实现情况的责任约束,对专项资金偏离预算绩效目标的支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让资金管理人、使用人皆知“自家的钱怎么花的,花得怎么样,存在什么责任”,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使用绩效。

二是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跟踪“回头看”,反馈局业务科室针对资金绩效运行状况,及时预控、查找资金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出纠偏措施;对本年度尚未启用的预算资金、沉淀的结余资金给予及时收回,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后续绩效目标的有效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财政支出基建项目绩效自评工作报告汇编3篇

http://m.xgeduhr.com/ziping/222508/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